当年青人把艺术带入长者生活,可以产生怎样的奇妙作用?来自救世军「Teen E‧无缝」计划的一班青年导师,运用艺术治疗,与院舍内患有认知障碍症的长者一起创作,让他们抒发情绪感受,重燃信心,又以笑容打破隔膜,尝试了解银发一族的内心世界和需要,令彼此建立起深厚关系,实践青银共融。

艺术的力量

患认知障碍症的长者会面对各种机能衰退,减弱他们对事物的理解能力,甚至无法表达感受;而艺术正是一道沟通桥梁,令年青人可以聆听他们内心的声音。参与计划的十多名青年导师在接受培训后,会到各区院舍为患病长者举办艺术课程,由浅入深构思不同的创作题材,使他们透过艺术抒发感受。

导师之一的Channis表示:「我们所用的画具或材料都比较简单,例如干粉彩、水彩等,让他们从基础开始掌握各种技巧。」采访当日,长者正在做拼贴画,他们从杂志撕出自己喜爱的相片或图画贴在画纸上,再与组员分享。原来即使是普通不过的风景相片,对长者却有特别意义,把他们拼贴一起,竟成了回顾生命的作品!

肯定长者能力

患病严重削弱了长者的自信心,容易令情绪变得负面。 Channis 记得初来时,很多长者连拿起画具都不太愿意,「他们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不来,不会懂得创作……」对于这种被动,Channis与其他导师以一招化解隔膜,「社工教路,向老友记送上一个大大的笑容,他们就会觉得你很友善,会记得你。」

笑容传递快乐,互相感染,也令彼此建立信任,长者由被动变得主动,渐渐投入多了,甚至一收到画具就会开始动手创作,而最令Channis感动的,是看见他们会帮助体弱的院友参与;与长者相处了十堂时间,Channis见证他们的转变,也明白到年老不代表没有创作力,「老友记最需要旁人的肯定,艺术治疗没有『美』的标准,每幅作品都是独特而有意义,展现出他们的个性和看法;课堂上,我们会称呼名字而不会用『公公』、『婆婆』,因为年龄不应成为一个标签来局限人的能力。」

关于「Teen E‧无缝」计划

计划组织具大专或以上学历的青年,发挥他们的知识及技能,回应人口高龄化下的长者(尤其认知障碍症患者)需要。计划目前与圣母医院、多间长者日间护理中心及护理安老院合作,冀推动社会关注长者,提升他们晚年的生活质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