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莘莘学子为了在香港中学文凭试﹙HKDSE﹚争取最佳表现,都会展开了密集式的温习,作为应届考生的颖琳(化名)亦不例外,但她的时间表除了学习以外,还有几项特别 事务:「放学后我要去街市买餸,然后做家务、煮饭。渌碗面和菜,我还是可以做到的。」颖琳腼腆地笑说。

颖琳是救世军卜维廉中学(卜中)的中六生,年仅十八岁的她,近一半时间是独自生活。 直至小学二年级,她都跟姑妈同住,后来姑妈日渐年迈无法照顾她,便透过社工转介来到儿童家舍,一待便是十年。 虽然日常起居有人照顾,但在家舍的日子也逐渐养成她不依靠人的个性。

2023年是她的人生转折点,除了迎战今年的DSE,由于年龄限制关系,她被逼要搬离家舍。 面对公开试和随时流离失所的双重压力,平日乐观的颖琳也不禁彷徨起来。

失所的困境

DSE公开试是人生挑战,也是考生实践理想的第一步。颖琳从小热爱运动,小学开始打篮球,来到提倡运动普及的卜中后,她更接触到攀石、飞索等新兴运动。 当问及理想的大学科目时,她毫不犹豫地回答「浸大体育」。 六年的卜中生涯,不但加深了她对运动的兴趣,更萌生了在运动发展的想法。

然而,搬离家舍一事却打乱了她的计划。 「社工带我参观过四间宿舍,其中一间在黄竹坑,来回学校要三小时;有些宿舍更限制住客必须有工作,但我未满十八岁,根本就找不到。」对颖琳而言,即使能顺利取得宿位,她亦需要很大勇气和时间去适应生活上的转变:「很没安全感,而且宿舍只有公共空间,温书都不方便。」她更不敢 想像:「如果要出去打工的话,DSE是肯定无希望。」

眼见搬离家舍的日子渐近,卜中的洪楚英校长和蓝文汉副校得知颖琳要搬离家舍一事,切法协助她渡过难关:「知道她的情况后,我们跟救世军 卜维廉队的谭振辉少校商量,那时候有想到让她入住救世军㬢华楼的想法。」蓝副校说。

应许的居所
救世军学校与部队(教会)一向有着紧密联系。 救世军卜维廉队(卜队)部队军官谭振辉少校,如此形容学校与部队间的互补关系:「许多时候学校和社工给予学生的支援是有限制的,但部队就可以接近学生和家庭,提供直接的 协助。」谭少校续说:「我们不只是物质上提供帮助,更关顾一个人的心灵,他如何慢慢地被建立起来。」

谭少校坦言为颖琳寻找合适居所的难度很大,「当初我们都不知道会否有单位,但十分感恩,当时有两间单位给我们参观,其中一间还有柜和书桌,很适合炜 莉的情况。」

不一样的新年

经各单位的通力合作和协调后,颖琳终成功搬入曦华楼。 救世军循环再用计划更为她准备「入伙礼物」,将筹集所得的全新家俬和日用品转赠给她。 纵使知道颖琳很快就适应曦华楼的生活,但同工和职员们仍非常关心她的情况。 在农历新年期间,特地来跟颖琳一起庆团年。 「我没想到那次会有这么多人,感觉挺温暖……疫情前我都在内地过节,在香港很少这么多人一起过。」颖琳说。

「记得团年饭那天很冷,他们怕我着凉,过几天就送了一部暖炉过来。」时常会感到孤单的颖琳,此刻开始感受到来自其他人的爱与关怀;往日的的不安 和孤独,也随着身边人的支援和陪伴,一扫而空。

虽然颖琳最终的成绩仍是未知之数,但于洪校长和蓝副校心中,她已经是赢家。 临考前,洪校长引用圣经向颖琳寄语:「你要尽心、尽性、尽意、尽力爱主你的神……这是圣经的教导,就是要我们不要对『尽』掉以轻心…… 虽然还不知道颖琳的成绩,但我觉得她已经赢了,因为她在这期间所经历的,都让她比其他同龄同学,更能做到自主人生,未来即使遇到更大的困难, 她都有能力去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