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救世军油麻地青少年综合服务中心的一个活动室中,一班小朋友正在画和谐粉彩画,抒发自己的心情,画画之余还互相「打闹」、嬉戏,气氛融洽。这班小朋友被香港主流社会标签为「少数族裔」,更普遍的是「南亚裔」,只因为他们的外观、肤色及所属族群跟香港主流社会的人不同。

少数族裔在香港

Manish、Afifa、Sabah、Prames、Buddha及Debta的年龄介乎10至12岁,虽然从小在香港长大,说流利的广东话,但因为他们的父母是尼泊尔人、印尼人或巴基斯坦人,外表上与香港主流社会的人不同,所以他们很多时被挂上「少数族裔」、「南亚裔」的标签。 「『少数族裔』就是指我们这种人。」Manish说。

根据2016年香港人口统计,香港约有8万名少数族裔是属南亚裔人士,主要为印度、尼泊尔及巴基斯坦。虽然很多少数族裔的小朋友都是在香港出生及成长,但主流社会却对他们有另一套看法。他们的中文书写能力不好,有时会被同学取笑皮肤黑。 Afifa更分享了一个经历:「有一次我跟Manish坐地铁回家时,有位不认识的姨姨指着我们喊脏,觉得我们没有洗澡、没有洗手。」Manish补充道:「那位姨姨根本不认识我们,又怎可以说我们脏呢?任谁到街上走一圈,也会沾满尘埃,大家是一样的。我们最后选择不给任何反应,不理她了。」

你我都一样

这班小朋友同样关心香港发生的大小事,更会走进社区。在救世军油麻地青少年综合服务中心社工车姑娘的带领下,他们到东龙岛做义工清理垃圾;到油麻地体验拾纸皮;访问立法会补选候选人的助选团等,透过不同活动走进社区,深入认识香港议题。好像近期发生的社会争议,这班小朋友也会讨论,对新闻片段所呈现的画面感到痛心,更在社工陪同下走到街上,了解社会状况。

谁又会想到对香港这么热心的少数族裔小朋友,在两、三年前竟然觉得对香港陌生。 「这班小朋友最初觉得自己就算是在香港出生、长大,都不会认为自己是香港人,也碍于中文不灵光,而不肯开口说话。我们透过中心的服务、中文训练及身份认同等活动,让他们多了解香港,培养对香港的归属感。现在,他们会主动留意香港的事情,觉得自己在这个地方有义务、有权利去做不同事情。好像去年台风山竹袭港,风暴过后主动提出要到街上帮忙清理,让我十分感动。」车姑娘说。

这班小朋友认为自己是个不折不扣的香港人,喜欢香港这个地方,喜欢香港的食物、喜欢吃McDonald,喜欢郊外公园等。他们期盼香港继续成为一个好地方,有美丽的自然环境。 「我们希望香港人别再破坏环境,希望他们别再歧视我们,因为大家都是一样的。我们希望能一起保护香港现在所拥有的,让这个地方变得更美好。」

少数族裔人口统计

根据2016年的香港人口统计,约92%的人口都是华裔人士(种族属汉族华人),约有584,383人报称为非华裔人士,这类人士约占人口的8%,当中以印度、尼泊尔及巴基斯坦为主,过去十年人口增长已超过70%。时至今天,不少少数族裔在香港出生及长大,操得一口流利广东话,却依然要被挂上「少数族裔」、「南亚裔」的标签,得到的社区支援依旧不足。

救世军支援服务

救世军油麻地青少年综合服务及屯门东青少年综合服务提供少数族裔支援。其中,前者着重成长辅导,集中提高少数族裔对香港的归属感,帮助他们适应香港的生活,包括提供广东话及中文的训练,带他们深入认识香港社区、探讨自我及身份认同等。屯门东青少年综合服务着重提供社区教育,以发掘及发展少数族裔的才能,并提供表演机会,助他们融入社区之余,也让社区更认识他们,同时亦提供生涯规划服务,助他们寻找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