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名小學生舉起橫額和旗幟,在球場外喊着,「貓無罪,救救小貓!」。沿途沒有人回應他們的口號,也沒有人追隨他們的步伐。只有這兩名小學生,為着實踐心中的「善」而前行。這是導演吳煒倫於2002年初入行時所創作的短劇《玻璃貓》的最後一幕。20年過後,吳導演在一個電台節目的慈善環節中,選擇救世軍為其指定受惠機構,這兩名小學生彷彿一直就在他內心某處,不曾離開,喊着不變的口號。
救貓的少年
入行23年、編劇出身的吳煒倫,今年首次執導電影長片——《毒舌大狀》。電影的其中一個主題恰好就是「回歸初心」,片中男主角因為失誤造成冤獄,從而回想當初成為律師的使命。電影内容就似是導演的自我詰問:你還記得自己是為了甚麼開始拍電影嗎?
吳導演仍清楚記得當年創作《玻璃貓》的意念。《玻璃貓》是講述一班小學生,誤信網上謠言,以為有人會將貓養在玻璃瓶裏,於是他們便決心為「玻璃貓」伸張正義。然而,同伴們一個接一個的中途放棄,原本聲勢浩大的隊伍,最後只剩主角兩人。
「其實這故事源自我中學時的一次經驗。當年學校有一次步行籌款活動,後來事情發展就很貼合歌曲《十個救火的少年》。本來我們約好一起去籌款,誰知道後來越來越少人,這件事讓我印象很深刻……我覺得做善事經常會有這情況,有很多人只會『得把口』,實際行動時就消失。所以當年我就想帶出這個訊息,當然最終的想法是,即使最後只剩下很少人,但都千萬不能放棄。」
由心發出
千百樣人,或許就有千百種對「善」的詮釋。可是,吳導演卻覺得「善」從來不是一件複雜的事,「發自真心地去幫助人,就是善。」助人不必拘泥於某方式,吳導演近期在一個電台節目的慈善環節中,選擇救世軍為其指定受惠機構,就是希望鼓勵物資捐贈。
「香港人喜歡購物,總會買到許多不再用的,但如果還很簇新,就這樣丟掉會很浪費。」吳導演認為捐贈衣物或家品更加實際,因為物資可以贈予有需要的人士及家庭,實在的幫助到人。
「有時候幫助別人很簡單,可能只是冬天的時候,你跟身邊的獨居老人打招呼,問候他一下,已經是一種幫忙;有多一條被子,就借他用吧,就是這麼簡單。」
良善始於行動
吳導演覺得每個人都有行善的心,只是不知道如何付諸行動。「香港人很『怕醜』,就算想去幫人,也不知道怎樣做。可是當他們看見身邊有人站出來時,他們就會一呼百應。」
施恩與受恩,從來不是簡單的因果關係。「我知道香港很多人(助人)都不求回報。當別人幫助你渡過難關後,你不一定要回報他,你可以回報其他有需要的人。」
受恩正是為施恩播下種子。不要輕視自己。這一刻你需要幫助,不久的將來你或許會成為更多人的助力。正因為有着這樣的想法,吳導演一直十分關注兒童教育和權益。「當孩子能在好的環境成長,心態健康,他們長大後自然會去幫助別人,這才是良性的滾雪球。」不知不覺間,當初的那兩名小學生身後,逐漸有人羣追隨着他們。
導演簡介
吳煒倫,香港導演及編劇。於2000年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電影電視學院學士學位課程,主修導演。入行初期主要為動作電影創作劇本,2010年編寫的《綫人》,讓他首獲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編劇提名;2021年破格挑戰傳記電影,與梁樂民合編《梅艷芳》;2023年首次執導的處女作《毒舌大狀》,隨即成為香港電影史上票房第一位的香港電影。